作者标签:
  • 家庭医生
一个30 岁健康纽约男士,有 发热,肌肉酸痛,咽喉痛, 之后经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。这个男士在一周后发热等病情明显好转。但是他出现了餐后大约 一个小时后有头晕,心慌,疲乏无力,虚汗,恶心,心悸的症状。这些症状一直困扰着他。在冠状病毒发病后的两个月这些症状还未缓解。以自于他精神萎靡,情绪低落,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和工作。 经过我的调查和检测,这位男士在餐后60分钟后血糖低到45. 而在这个时候他的以上症状出现了。 在丁医生的建议下: 少食多餐 (一天六餐, 每次少量摄取),在减少淀粉类食物的同时,增加一些蛋白质、和脂肪类食物。经几天后调整,他的头晕,心慌,疲乏无力,虚汗,恶心等症状已经明显改善。 根据丁医生的诊断,这位男士很可能是冠状病毒后的“倾倒综合征”。 倾倒综合征(dumping syndrome)1907 年Denchan 首先报告本征。可发生于任何类型的胃部手术之后,以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更为多见,食管手术引起迷走神经损伤也可产生倾倒症状。傾倒症侯群在一些病毒感染后也可以出现:如流感初愈后。丁医生在最近的临床发现, 有的冠状病毒病人恢复初期也有傾倒症侯群的症状发生。 倾倒综合征症状体征 早期餐后症状群:症状在进食中或饭后30min 内出现,持续15~60min,饭后平卧可减轻症状。 晚期餐后症状群:又称餐后血糖过低症,是指于餐后1~2小时内发生的低血糖症:如软弱无力、饥饿感、心慌、出汗、头晕、焦虑甚至精神错乱、晕厥。 早期餐后症状群主要包括两组症状: 一组是胃肠道症状,最常见的是稍食即饱感,随后发生上腹部胀满不适、恶心呕吐,吐出物为碱性含胆汁,腹部有绞痛,肠鸣音增加,腹泻、便稀等 另一组是神经循环系统症状:心悸、心动过速、出汗、眩晕、苍白、发热、无力、血压降低等 倾倒综合征的发病机理 早期倾倒综合征的始动是由于食物快速进入小肠,血管内的液体迁移至胃肠道以维持胃肠道内正常的渗透压,低血容量导致躯体性症状。有报道显示服用葡萄糖后,倾倒患者的胰高糖素显著增高,血管活性肠肽、YY 肽、胰多肽和神经降压素等也出现类似反应。晚期倾倒综合征因反应性的躯体性低血糖所致。食物快速进入小肠以及葡萄糖的快速吸收导致高胰岛素、高血糖反应,高胰岛素引起继发性低血糖。   诊断 倾倒综合征的诊断缺乏客观标准,其诊断的建立基于详细的病史资料和临床表现。发病时测定血糖可确诊。 治疗 少食多餐,减少淀粉类食物,增加蛋白质、脂肪类食物。药物可用抗组胺或抗乙酰胆碱制剂。 如果您有倾倒综合征的症状,请与丁医生团队联系咨询。
作者信息
丁永增内科医生
查看医生主页

类似博文

2020-06-15
阅读全文
2020-06-15
阅读全文
2020-05-12
阅读全文
北美好医生